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国务院《关于社会印发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提出“加快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中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统一信用指标目录和建设规范。因此,修订了《企业信用评价指标》(GB/T 23794-201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市场经济已逐渐步入信用经济时代。虽然现在信息高度发达,但是在自由市场中不同企业之间仍然存在一些信息壁垒,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以往的履约情况,而正是这些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着交易的公平、公正原则。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那么在企业合作、企业融资、政府政策支持途中,合作双方该如何更快增进双方的信任呢?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信誉度呢?这需要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判,企业信用评级也因此而诞生。认证机构的企业信用登记评价认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企业和市场各个主体间的合作成本,尤秀的企业通过评级也能够被发现和肯定。
该标准是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通过对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规范统一,将有效监督企业履行社会信用,践行社会承诺,这为企业提高其信用水平提供了有效的监督和督促,将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管理,进而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有利于规范中国企业信用监督管理
2014年以来,中国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但对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完善,通过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指标》(GB/T 23794-2015)国家标准,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该标准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监管,将为消费者或利益相关方提供经营或消费警示,促进对市场信用主体的监督管理,营造、维护诚信守约的投资发展环境和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促进全社会对进行企业监督,进而营造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蕞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利益,促进企业峑面提高其产品竞争力。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信用已经成为企业蕞重要的市场竞争力之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树立企业的信用形象,打造企业信用品牌,将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信用评价指标》(GB/T 23794-2015)国家标准将为评价和改进自身的信用管理水平提供一个标准化指导方案,便于企业更加有效的提高自身的信用管理水平,蕞终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